News關于米酒 >>
【五城米酒】暗香浮動的五城街頭
來源: 黃山五城新徽米酒有限公司 時間: 2018-01-31 瀏覽次數:2414
都說五城有“三件寶”,但很多人可能只知其一(豆腐干),不知其二(米酒)和其三(棕繃)。奔著米酒的主題,走在五城的大街,味覺系統會不自覺地收集到香濃的米酒信息。隨著味覺系統的打開,視覺系統也不甘示弱。順著五城正街一直西走,每隔幾十米,就會有一家賣米酒的店闖入眼中。裝酒的大缸,三、兩排開,缸上仿宋體書寫的一個大大的“酒”字,一目了然,直奔主題。酒缸上壓一個紅布兜,頗像文章的壓題照片,給人帶來古代酒鋪的韻味。如果說酒缸是古代的,那么玻璃柜臺上用色拉油壺裝米酒的形式則為五城米酒注入了時代的元素。時代在發展,酒壇雖好,但成本過高,一個塑料壺,裝上五斤米酒,想喝提一壺,方便簡單。在五城米酒坊,傳統盛酒的酒缸更多的可能是擺樣,我們所看到的,是時不時有顧客來了甩下幾個錢,拎一“色拉油壺”就走。
沿五城正街走下來,約有十幾家五城米酒鋪。據幸福米酒鋪的女老板石云霞介紹,她在這里開米酒鋪已經十年,生意好時,一天可以賣幾百公斤。以前,米酒坊的顧客以本街鎮為主,近兩年陸續有了一些外地客。包括有上海人專門開車來五城買米酒,一買就是幾百斤。
五城是皖浙贛三省的商貿集散地,沿率水上可通溪口,下經新安江可通杭州。隨著屯婺公路的開通,五城古鎮更是休寧縣南部皖贛邊貿重鎮。因此,五城古鎮的酒店林立,生意紅火。“到五城,喝米酒”,已是這里的飲食文化。據地處五城街中部的休婺飯店的一位女老板介紹,到她的酒店來的顧客,酒水以五城米酒為主,許多人純粹是沖著米酒來吃飯。因此,她的酒店常常會出現五城米酒不夠喝的狀況。
五城米酒,暗香浮動。42歲的方幸福一臉幸福,此刻正坐在他那座名為幸福酒坊的廠房里,一邊曬著暖暖的陽光,一邊愜意地品著濃香四溢的米酒。和所有休寧縣五城鎮釀酒師傅一樣,方幸福嘗到了米酒的甜頭。
占地六畝的幸福酒坊坐落于離五城鎮2.5公里的大竹山西田村。1月5日清晨,記者在該鎮招商辦老范的帶領下,直奔酒坊而去。沿路的風景很美,綠色的田野、清澈的溪流、古樸的民居讓人陶醉。遠遠的一陣酒香飄來,直覺告訴記者,幸福酒坊到了。
推開大門,四百多平米的酒坊操作間出現在記者眼前,幾百件大如鐘、小如斗、整齊排列的各式酒缸讓人眼前一亮。“我叫方幸福,這是我的幸福酒坊!”憨厚的男主人發出爽朗的笑聲。
8年前的方幸福還是當地木材公司的一名檢驗員,那時盡管鎮里許多人家自己會釀酒,對于他來說,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與釀酒結上不解之緣。1999年的一天,老方請朋友在妻子開的飯館吃飯,幾人吃了230元,而喝酒卻花了170元。回到家里,老方晚上睡不著,他盤算著,要是自家也釀酒,那收益不是更大嗎?
不顧妻子和親戚的反對,老方辭職“下海”,四處拜師學釀酒。先后到五城鄉、嶺南鄉等地尋訪名師。嶺南鄉70多歲的何光泉老人是當地有名的釀酒師傅,老人被方幸福的誠意打動,悉心將其所有傳授給他,一些獨門的祖傳秘方和特殊的釀造工藝讓方幸福受益良多。整整一個冬天,老方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得到真傳。
回到鎮上的老方一門心思打點起米酒生意,五城米酒以其千年的飲用歷史和夏飲涼爽消暑、冬喝取暖祛寒,養血、補血、活血、催奶、做藥引、祛癲風之效深受人們喜愛。因此,老方的生意十分紅火。當時,老方的酒坊五十平米,每年能釀造五千公斤酒。
隨著五城米酒的知名度越來越大,不少外地的客人到黃山點名要喝米酒,看到這樣一個廣闊的市場空間,老方又一次作出了重要選擇。2007年,老方在鎮、村、組三級大力扶持下,通過自籌資金,銀行貸款,投資幾十萬元在當地開了一家酒廠,購買了蒸餾器、高壓鍋爐、消毒柜、蒸飯鍋、發酵缸、酒桶等設備,專門請來市里酒廠的化驗員進行衛生技術指導把關,將原先規模擴大做強。
現在方幸福的幸福酒坊里,釀造出售的米酒共分為8個等級,分別為9元———20元不等,他在村里還建有了大型養豬廠和魚塘,在他看來,釀酒是一個循環發展過程,用釀酒剩下的酒糟可以來喂豬,豬糞放到液化池產生沼氣,沼液可用來種菜,一舉數得。
方幸福告訴記者,自己現在酒坊的規模擴大后,每天能產一百公斤酒,每年僅賣酒一項就能凈掙七萬元。他的米酒不僅在鎮上賣,還遠銷到了上海、合肥等地,不少外地客人電話預訂米酒,“要是訂晚了,那可就沒有了!”方幸福的生活正如他的五城幸福米酒一樣,越來越香甜,越來越幸福。芳香四溢、韻味綿長的五城米酒以其做工考究、價格低廉、營養健康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五城米酒在休寧一帶可謂路人皆知,人人皆品。但記者在市區一些酒店和超市采訪后有一種深切的感受,那就是作為一個本地的知名品牌,作為已經列入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五城米酒的市場太小,遠的不說,即使在屯溪要想喝到一碗米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屯溪:喝五城米酒好難
要想在屯溪喝到五城米酒,那是一個難字。記者在街頭尋訪了多家酒店,沒有一家酒店能夠“端”出五城米酒來。一些酒店相關工作人員稱,五城米酒是當地的“戶酒”,盡管有一定名氣,但因為沒有注冊商標,也沒有QS標志,因此基本上沒有進入酒店。
除了酒店,記者在市區幾家大的超市采訪時所得到的答案和在酒店相同。某超市一位酒類推銷員對記者說:“曾經遇到過一位上海游客問有沒有五城米酒賣,但這樣的游客很少。”
商家:五城米酒好喝難賣
“五城米酒?我聽說過。”屯溪某煙酒店女老板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在這間面積不大的小店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酒,唯獨沒有期待中的米酒。
問及原因,女老板說,以前自己店里也曾賣過米酒,因其味道甘醇,酒精含量低,深受一些老年人和女性顧客青睞。但五城米酒多為本地小作坊制作,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黑心作坊為牟取暴利用水和白酒兌成“五城米酒”,以次充好,大大影響了五城米酒的形象。加上五城米酒的包裝檔次不高,價格也上不去,賣米酒的利潤很薄,而米酒的保質期受氣候變化限制,自己店里只有冬天才會進貨,今年不打算再進了。“畢竟,做生意主要是貨好賣、能賺錢。”女店主說。
游客:不知道五城米酒
記者試圖在屯溪老街游客中得到驚喜,便以隨訪的形式向過路的游客詢問是否知道黃山的知名食品,但記者采訪了十多名外地游客,除了一位上海游客說知道有五城米酒外(其老家是五城的),對五城米酒都很陌生。他們能說出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黃山茶葉,知道香菇、木耳等黃山土產,也知道五城豆腐干等黃山特色旅游食品,但對五城米酒知者甚少,可見五城米酒酒香也怕巷子深。